每期认识一种精神疾病(症状)——钟情妄想
每期认识一种精神疾病(症状)
精神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精神疾病不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还会导致社会功能受损、家庭负担加重,甚至引发自杀等严重后果。然而,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知仍存在诸多误区,许多人将精神疾病与“意志薄弱”或“性格问题”混为一谈,导致患者及家属常常因“病耻感”而延误治疗。
为此,我院策划推出“每期认识一种精神疾病”系列科普宣传,旨在通过科学、通俗的讲解,帮助公众了解精神疾病的真实面貌,消除偏见与误解。
精神疾病常见症状之钟情妄想(实际上是被钟情妄想)。
钟情妄想是患者坚信某人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即使遭到对方义正词严的拒绝,仍丝毫不质疑对方对自己的“爱情”,反而认为是对方在考验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程度,故而对对方纠缠不已。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
01
常见误区及澄清
钟情妄想出现的直接原因尚不清楚,可以理解为大脑生病了,脑内某些神经递质的浓度紊乱了,就可能出现妄想的内容。诱因可以是遭遇生活事件、缺乏亲密关系、心境持续高涨以及其他一些因素。
误区:钟情妄想就是花痴。
澄清:花痴是一个通俗的说法,其含义没有严格的界定,通常是指对异性的过度追逐或追求。但典型的钟情妄想的对象往往固定,性色彩大多不显著,有的患者对钟情的对象还会非常的执着;而所谓花痴,其钟情的对象可能并不唯一,并不固定,而且性色彩较为明显,大多伴有情绪高涨,这种情形在专业上的描述是本能意向亢进,当然有的“花痴”患者也可能会钟情于某个人,但随着情绪的平复,其钟情的言行也可能会逐渐消退。可见两者的心理活动虽然都指向异性,可能还会有部分重叠,但并不是一回事。
02
症状表现
钟情妄想作为一种症状,是精神疾病的组成部分之一,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可见于精神分裂症、躁狂发作以及持久的妄想性障碍等多种疾病。钟情妄想患者虽然都是病态地认为别人喜欢自己,但在不同的疾病种会有不同的表现。
钟情妄想在精神分裂症中表现得很荒谬,比如认为原本遥不可及的著名歌星影星或伟人高官爱自己。曾有患者坚信一位家喻户晓的香港男歌星喜欢自己,虽然对方从来没有在其生活中出现过,患者就是坚信不疑。
在持久的妄想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中,有的钟情妄想患者则表现得很“执着”,比如明知对方已经结婚,并且一再被拒绝,但依旧坚信对方爱自己,看到对方发的一条普通的朋友圈,都觉得是在向自己发出暗示,传递信息,有人甚至会跟踪、尾随、骚扰对方,即使受到警方的训诫也不回头。
2021年,上海女子倩倩(化名)对某公司高管出现“钟情妄想”,冲进该男子办公室划伤多人。2024年2月,长宁区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决倩倩父母赔偿前台林小姐65万余元等。
还有的患者虽然也钟情,但更“好色”。这类患者就可能是俗话说的“花痴”,患者会自我感觉良好,情感高涨活跃,主动和很多异性表白,举止轻佻,言语低俗,有明显的性色彩。这类患者所患疾病可能是躁狂发作。
2023年4月,长沙一女子出现“钟情妄想”,幻想明星爱上自己的事件曾上过热搜。家属表示,该女子有时精神亢奋、连续几天不睡觉、穿着夸张,幻想某个电影明星爱上自己;有时又莫名流泪哭泣,不与任何人说话。
03
危险因素
有些钟情妄想患者,如果伴有兴奋话多,情绪高涨,那么可能是躁狂发作的表现。这种情况多在春季出现或复发,与春天万物复苏、阳气生发有关。既往有过躁狂发作或者有抑郁但存在转躁风险的患者在春天容易发病,属于敏感个体,应加以关注。当然,未必躁狂发作的患者都有这种表现,某一症状的出现还受生理、心理等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04
诊断及治疗
钟情妄想和其他妄想一样,往往脱离现实,令人费解,有的甚至荒谬离奇,匪夷所思,但患者深陷其中,难以自拔。其病态表现不难判断。
治疗上,以药物治疗为主。钟情妄想属于阳性症状,如果患者能够配合,很多抗精神病药物都会产生疗效。但也和患者的诊断有关,如果是持久的妄想性障碍,那么治疗难度相对较大,需要配合心理治疗,必要时可以尝试物理治疗。
但不论患者的诊断是精神分裂症还是躁狂发作,抑或是持久的妄想性障碍,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都是非常重要的。
05
患者及家属支持
专家简介
宋崇升
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高校心理咨询师督导
擅长: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双相情感障碍、青少年行为情绪障碍、睡眠障碍等疾病的药物治疗及心理干预。
出诊时间:周二全天(抑郁症门诊);周四下午(特需门诊)
供稿 | 临床一科 宋崇升
编辑 | 宣传中心 宋晨萌
审核 | 宣传中心 郭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