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卫生日已经过去,但是它把一个沉重的话题——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问题留在了许多人的心里。据统计,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其中,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为21.6%到32%,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16%到25.4%的大学生有焦虑不安、恐怖、神经衰弱、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等心理问题。
我国3000万青少年情绪受困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20年以前全球儿童精神障碍会增长50%,成为最主要的5个致病、致死和致残原因。为此,今年10月10日的第十三个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确定为“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快乐心情、健康行为”,将关注的焦点直接指向了儿童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
而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卫生状况也非常令人担忧:据卫生部发布的资料显示,我国在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具体来说,我国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为21.6%~32.0%,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我国16.0%~25.4%的大学生有焦虑不安、恐怖、神经衰弱、强迫和抑郁情绪等症状,心理精神障碍已成为大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而更重要的是,据估计,将有约900万受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的儿童青少年,在成年早期的犯罪、酒瘾、吸毒、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率是普通人群的5至10倍。
尤其令人关注的是,儿童青少年的精神疾病问题正处在加速发展之中:1984年北京地区儿童行为问题患病率为8.3%,1993年为10.9%,而2002年中关村地区抽查的小学儿童行为问题患病率上升到18.2%;深圳市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有9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障碍问题的困扰;在沈阳市,精神疾病患者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发展趋势;在上海500多万名儿童青少年中,有60万面临精神问题。
据了解,精神疾病是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人的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不仅严重影响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同时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当前在我国,一般心理问题转化为精神疾病的速度正在加快、范围也在扩大,导致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和无法弥补的损失。据了解,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由精神卫生问题所带来的资源浪费仅次于心血管疾病,排在了癌症、艾滋病等疾病的前面,而我国目前神经精神疾病居疾病总负担之首,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且据世界卫生组织推算,我国神经精神疾病负担到2020年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1/4。
曾担任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张厚粲分析说,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于各种社会矛盾的增多、竞争压力的加大、人口和家庭结构的明显变化等原因,心理和精神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日益突出。
针对当前我国社会出现的精神卫生问题,国务院办公厅今年9月22日下发了《关于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其确定的精神卫生工作的四大重点人群——儿童青少年、妇女、老年、受灾人群中,“儿童和青少年”排在了首位。近年来,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普遍关注下,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与精神卫生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如何进入孩子的心灵,与孩子进行沟通,并进而解决好儿童青少年的心理与精神问题,任重而道远。
父母是孩子第一求助的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越来越重视。与此同时,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心理沟通与感情交流障碍也在加大。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孙春云医生告诉记者:儿童青少年期会出现许多问题,他们需要寻求帮助,当孩子受到委屈或者出现心理危机时,他们第一求助的人就是他们最亲的人——父母;可是,孩子最先关闭与之交流大门的人,往往也是他们最亲的人——父母。孙春云说,在回龙观医院住院的精神疾病患病青少年中,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他们对父母普遍表现为很严重的情感对抗。
常言说“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可是,孩子为什么首先关闭的是通向父母的心灵之门呢?
孙春云解释,现在很多家长不理解孩子,他们对待孩子的躯体疾病和对待心理疾病的态度完全不同。其实,心理疾病和躯体疾病一样,也分不同的阶段,同样有发病前的诱因,有早期先兆症状,有急性期的症状,有疾病进展的症状,有缓解期的症状,有慢性期的症状,有后遗的症状,等等。
孙春云说,如果孩子说头痛,父母肯定会花时间陪孩子看病;可是,当孩子说因为头痛不想上学时,做父母的常常会发火,认为这是孩子“懒”。其实,此时孩子是在把心理问题躯体化、行动化,从而表达心里的苦恼。受到父母的责骂后,孩子常常只能屈从,但是他们学习的效率却下降了,原来只需要1小时就能完成的学习任务,现在就得花上三四个小时。这时父母往往还会以为孩子越来越用功了——其实,不良的情绪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淤积。当他依靠自己的能力无法表达、无法排解,最终积压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心理危机,引发心理或精神疾病。这些心理疾病的早期症状往往不被父母理解,等到疾病不断加重,而父母已经无法掌握孩子时这才引起重视,去找心理医生,但是却错过了对孩子心理危机早期干预的宝贵机会。
也有专家指出,儿童青少年期还没有完全独立,他们既离不开父母,又不愿意自己的生活完全为父母所主导。由于孩子的语言信息传达能力差,当沟通出现障碍时,孩子常常会出现一些反常的举动。如果这些行动不被家长理解,或者家长处理不当,孩子没有其他办法来表达自己的心理或者接收父母的爱时,就会关上与父母交流的大门,对父母的爱就会转化成“怨恨”。
孩子与父母之间不仅要有交流,特别关键的是要有正确的交流方式。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屈英说,根据他在工作中收集到的案例,现在的父母在与孩子交流中存在许多误区:
家长与孩子说话,经常不是表达对孩子的理解,而是对孩子的一句话或者一个行为进行评论。比如孩子喜欢说话,愿意与父母讨论问题,家长却嫌孩子“乱操心”;而当孩子无话可说时,家长又着急孩子不开口。屈英说,父母的这种交流方式,其实是对孩子的不信任和否定。
还有一种家长经常刺激孩子的心理。比如有一个父亲,在街上碰到乞丐,他就经常指给他儿子看:“你要好好学习,将来要做个有用的人,不然你就会和那个乞丐一样!”而这时,孩子对学习的关心就转化到了对“将来能不能做个有用的人”的焦虑上,从而把精力都耗掉了——这种以成人的标准与孩子交流的方式,会极大地造成孩子心理的挫败感。
家长在表扬孩子时常常容易犯功利性太强的毛病。比如家长想让孩子好好准备考试,就在考前泛泛地表扬。可是拿到孩子的成绩单后,首先不是对成绩的肯定——哪怕考得很好,依然以苛刻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这就容易给孩子造成“考得好、考不好没什么差别”的印象。
……
屈英指出,交流的不当导致父母对孩子爱的动机与爱的行为的脱节,使孩子被父母的评价和要求所包围,感觉不到父母的爱。
除了交流不当外,屈英还指出,当前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和精神问题的另一个“来源”是父母心理精神问题的“感染”。一些父母本身就存在心理和精神问题,但自己浑然不觉。他们或者把自己的心理压力发泄到孩子身上,甚至出现家庭暴力,从而在孩子心灵上投下阴影;或者把自身的抑郁症、精神衰弱或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通过焦虑“传染”给了自己的孩子。
“关爱”与“规则”是孩子成长的翅膀
今天的父母和家庭把前所未有的关爱给了儿童青少年特别是独生子女,但是专家们发现,关爱常常并不能化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安全感——心理和精神疾病最坚实的屏障。屈英分析说,当前儿童心理和精神问题,突出表现在安全感的缺失上。她说,安全感的缺失,可能是因为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解体或重建、亲人去世等,也有可能是受父母脾性和气质“传染”,同时也与孩子学习、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关。比如不良影视作品和书刊的影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校园暴力的影响,等等。安全感缺失的直接后果就是,儿童青少年容易漠视规范,脱离规范,甚至对抗规范。
屈英指出,安全感需要关爱来守护,更需要社会规则来守护。关爱与规则是孩子成长的翅膀,二者缺一不可。她说,儿童青少年时期的行为特点是以模仿为主,特别需要引导。在这一时期,家庭、学校和社会要“管”、“爱”结合,注意加强对孩子的规则教育,把孩子的思想和行为逐步引导到社会规范上来。
在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记者了解到一位过早离开家庭和学校管教的少女的事例。小伟(化名)生下来时父母就离异了,她是由奶奶一手带大的,奶奶非常溺爱她。因为父母离异,她不敢与人说话,由此养成了很沉默的性格。小伟平时都很听奶奶的话,但是有一天,她却突然跪在奶奶面前,求奶奶不要让她上学了,她说:“一天都没人跟我说一句话。”因为在学校的遭遇,她非常担心奶奶去世,那样她就没有一个亲人了,就没有一个人和她说话了。于是,年仅14岁的小伟逼着奶奶让她出去找工作。可是走上社会后,她屡屡受挫,最终因为不能适应社会而患了精神疾病。
“蹲下来”与孩子说话
专家指出,在孩子成长发展的大目标、大方向上,父母与孩子常常没有什么分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父母与孩子的沟通障碍就会自然消失,形成沟通障碍的常常不是大是大非的问题,而是一些学习生活的细节。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与孩子的换位思考就很重要。沟通应该是双向的交流,应该以相互尊重为基础。许多家长把单向的指令和说教理解为沟通,很难避免遭到孩子的抵触,很难进入孩子的心灵世界,为孩子减轻心理负担,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引导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鲁迅曾提过:“对孩子,一要理解,二要指导,三要解放。”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孙云晓指出: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儿童教育的全部使命是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向孩子学习,两代人共同成长。孩子是值得沟通并寄予厚望的一代。生活在新时代的孩子虽然没有受过父辈的苦难,但新时代有新的甘苦需要他们去经历和体验。他们出生在新时代,伴随着新时代的冲击一起长大,他们对时代和人生的理解、把握,未必就是肤浅的。专家建议,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应该主动为孩子着想,把孩子的问题和要求优先考虑,并且注意沟通的方式和方法,“蹲下来”与孩子说话,不要以大人心理的标准去要求孩子,不要过早地把孩子的心理社会化,而是要遵循孩子的天性。
处理好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是家庭、学校的责任,也是整个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我国是《世界儿童公约》的签约国,《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把坚持“儿童优先”原则写进了儿童发展的总目标,要求国家在制定法律、发展计划、方针政策和资源配置等方面要体现“儿童优先”。
专家指出,坚持“儿童优先”、重视早期投入对于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国民素质、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早期投入可以节省成年以后用于补偿教育、医疗保健、康复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费用,减轻国家的经济负担;儿童期良好的健康和智力发展,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力、就业质量、工资报酬、资产占有率,有利于社会消除贫困、降低失业率、犯罪率。另据世界银行统计,发展中国家因儿童期营养不良造成的疾病、劳动力部分和全部丧失带来的经济损失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左右。因此,任何有远见的政府都应该把儿童放在最优先考虑的位置。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是心理卫生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但对心理健康的标准目前尚无公认的一致性的界定范围综合国内外有关学者的观点和理论,可以把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大致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智力发展正常。正常的智力是儿童青少年能够正常生活学习的基本心理条件之一,智力水平一般用智力商数(IQ)来表示,它是测量个体智力发展水平的一种指标,即智力年龄除以实际年龄所得商数,也叫比率智商。智商具有个体差异,一般认为智商在80以上为正常。智力低下或弱智是常见于儿童的一类疾病,在标准化的智力测验上,其界定智商值应是低于70。
2.情绪稳定协调。人的情感表达、情绪反应强度、动机的趋向与取舍、思维的方向和过程等可以受自身意识的控制与调节,亦即是在大脑皮层的控制和调节下实现的。稳定协调和愉快的情绪表示儿童青少年处于积极的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保持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相反,经常性的情绪波动、紧张焦虑、恐惧退缩或冷漠无情等,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甚至可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乃至损害身体健康。有专家认为,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是“情绪愉快”。
3.心理特点符合实际年龄。人在各年龄阶段,多表现与年龄相适应的心理特征和规律,从而形成不同年龄阶段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心理健康者应具有与多数同龄人相符的心理行为特征、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若经常严重偏离自身的年龄特点,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4.行为协调、反应能力适度。健康的儿童青少年,其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应是和谐统一的,对外部刺激的反应是适度的,表现为既不异常敏感也不异常迟钝,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以协调的行为对环境变化做出适度的反应是儿童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这种适应能力除与他们的神经系统活动的强弱与灵活性有关外,还受生活经历和学习锻炼的影响。
5.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化的基础,儿童的心理活动得以形成和发展有赖于与人交往的发展。健康的儿童青少年一般都能与周围的人建立协调的人际关系、和睦相处。如果儿童早期的社会交往被剥夺,容易造成孤僻、敌意、敏感、适应困难等心理障碍。若常表现为孤独和人际交往的冷漠,应考虑是否出现人格障碍;相反,无选择地过分交往,并十分热情和兴奋,也要考虑是否属于躁狂状态。若常表现过度攻击和行为霸道,使别人不愿与其交往,也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6.个性的稳定和健全。健全稳定的个性表现为健康的精神面貌,有客观而积极的自我意识,能适度控制自己的心理与行为,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性格极端内向或极端外向,与他人或社会生活长期格格不入,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除此之外,心理健康的标准还包括:注意力集中、适度耐受各种压力、能悦纳自己和认同他人、有社会责任心、有现实的人生目标等。
当然,处于发展中的儿童青少年,其心理和行为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及可塑性,因此,上述心理健康标准对他们具有相对性,衡量他们的心理是否健康,只能大体符合“标准”。简言之,对儿童青少年来讲,健康心理是整个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的相对稳定、相对协调和充分发展,并与客观环境保持统一和适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