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失眠影响心理健康
睡眠作为人类不可或缺的生理过程,睡眠质量的好坏严重影响着人类的身心健康。临床观察发现,患有睡眠障碍的人不仅白天疲倦、嗜睡、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反应能力下降,而且会引起烦躁、焦虑、易怒和抑郁,严重的还会引起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健康心理 良好睡眠”。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障碍患者数量在1亿以上,在超过1600万重性精神病患者中,精神分裂症患者达到1000万人,这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 长期失眠让白领丽人患上抑郁性神经症
让朱雨岚教授记忆犹新的患者中,有这样一位:小惠(化名)第一次到门诊就诊时,年仅25岁,本是朝气蓬勃的年纪,她却面容憔悴,精神倦怠,情绪烦躁。据小惠自述,她已经参加工作三年,在哈市某私营企业主要承担着企业对外宣传策划、新入岗人员培训、接待等多项工作。由于工作繁忙,小惠觉得压力很大,尽管每天晚上都早早上床准备睡觉,然而躺在床上,她却一直担忧第二天的工作,因为工作很重要,单位领导很重视,所以叮嘱自己一定不能出错,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心理越来越焦虑,越焦虑就越睡不着,失眠后的小惠,又担心睡不好会影响到第二天的工作,如此反复。就诊时,小惠说自己已经半年多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对于这种情况的患者,朱雨岚主任建议加强精神和心理上的调节,要适当减压,对社会竞争和个人得失应有充分认识的同时,保持乐观、积极的良好心态,避免因挫折导致心理失衡;纠正对失眠认知的偏差,保持合理的睡眠期望,既不过分关注睡眠,也不将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失眠,保持自然入睡,不因偶尔一晚没有睡好就产生挫败感。 经历失眠莫恐慌 据了解,引起失眠的原因有很多,既有生理因素的影响,如倒夜班、倒时差,使得人体的生理结构被打乱造成失眠;也有疾病原因带来的失眠,如某些疾病会引起患者的身体疼痛而夜不能寐;更有心理因素的影响,心理问题可以引起焦虑、抑郁,而焦虑和抑郁的心态会带来情绪上的波动,引起人们睡眠质量的下降,导致人们出现失眠的症状。 哈医大二院癫痫中心和癫痫及睡眠障碍内科医生孙威介绍说,在当前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大的社会,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遇到睡眠障碍,偶尔的一两次失眠是正常的,不要引起过度恐慌。而且每个人的睡眠都有自身的特异性,有的人需要午休,有的人则不需要;有的人晚上睡八个小时就足够了,而有的人则需要睡十个小时才行,这些都是可以的,只要身体能够耐受得了就是允许的。 然而,临床工作中遇到许多失眠患者常对失眠本身感到恐惧,孙威医生指出,这些失眠患者过分关注失眠的不良后果,常在临近睡眠时感到紧张、担心会睡不好。这些负面情绪常常使睡眠进一步恶化,失眠的加重又反过来影响患者的情绪,两者形成了恶性循环。还有很多失眠患者企图通过增加卧床时间来增加睡眠的机会,但常常事与愿违,反而使睡眠质量进一步下降。 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享受良好的睡眠?对此,医生建议应人们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睡前不饮浓茶、咖啡或饮酒,睡前避免剧烈运动,睡前不大吃大喝和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睡前不看容易引起兴奋的书籍和电视节目,卧室应保持安静、舒适,光线及温度的适宜。对于有轻度失眠的人来说,可以经过自我调整缓解症状,如: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过分担心和紧张;睡前让身心处于放松的状态。对于中重度失眠的人来说,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进行药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