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故事丨望着窗外的她,在想什么?
2022-07-22
来源:临床一科 曹延筠 宋崇升
张阿姨今年58岁了,退休工人,离异,有过短暂的婚史,没有子女。离婚后她一直与父母一起生活,虽然有姐弟4个,但张阿姨自己把照顾父母的重担挑了起来。2006年母亲因病去世,2019年父亲也去世了。而送走两位老人后,张阿姨自己却病了。 几年前,父亲去世的时候,她感觉天都要塌了,晚上睡不着,茶饭不思,经常流泪。她总认为是自己没有尽到照看父亲的责任,十分自责。严重时,她会觉得每天都觉得活着很痛苦,自己的存在没有意义,甚至产生了轻生的想法。慢慢地,她无法照顾自己,体重在2个月的时间内下降了12斤,使本来消瘦的她看起来瘦骨嶙峋。 张阿姨的妹妹看到姐姐瘦弱的样子十分心疼,便把她带到了家附近的综合医院就诊,几乎挂遍了所有科室的门诊,也没查出什么大问题。在医生的建议下,她们来到北京回龙观医院就诊。接诊医生在询问病史及分析相关检查后,考虑张阿姨患有重度抑郁症。经过1个多月的住院治疗,张女士好转出院了。妹妹担心她再次出现轻生的想法,自己有家庭也不能天天陪伴姐姐,于是把张阿姨送到了一家养老院生活。 看着养老院里同住人员的状态,望着他们每天蹒跚的步伐,面对他们一张张逐渐衰老的面孔……张阿姨再想到自己的命运,思忖着未卜的前途,又开始出现心理难受的状况了。反复地说着:“活着没意思!活着是为了什么?他们的今天就是我的明天,早晚也是死。我对不起弟弟妹妹,因为我把家里都毁了,我也连累了家人。” 妹妹又一次把张阿姨带到了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治疗,但这次治疗的效果并没有上次那么好。无论做什么,她总是提不起兴趣,却又希望自己能够早日出院。于是在盼望出院的日子里,张女士总是望向窗外,希望妹妹能早一天接自己出院。 抑郁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活动减少,可伴有自责、自罪、无助、无用、无望等表现。抑郁症具有高发病、高复发、高自杀、高致残和高社会负担等特点,接近半数的抑郁症患者在5年内会复发,60%以上的患者会有自杀想法和行为,抑郁症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但抑郁症是可以治疗的,在药物及心理治疗的同时,更需要的是家人的关怀及帮助。 张阿姨还是希望家人能早日接自己出院,但是出院后她又会去哪些呢?在医生的帮助下,最近的一次通话让她看到了希望。妹妹告诉她,街道以后会帮助她租到房子,自己也会亲自接她出院。尽管还要等待一段时间,但张阿姨还是觉得这是最好的消息!科室医生说的一句话一直在心中暖暖地支撑着她:“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