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暖岁末 看看精神科病房里的“花式”迎新年
春节将至,年味渐浓,家的温暖也在北京回龙观医院里悄然蔓延。为了让因为治疗而不得不留守病房过年的患者感受到春节的暖意和希望,病房的医护人员们充分结合科室的诊疗特色,带着患者一起,同策划、齐动手,在体验中收获疗愈,在热闹喜庆中感受年味。
正念静观医学中心,体验式疗愈迎新年
为了增加病房的喜庆气氛,从元旦前开始,正念静观医学中心(28病区)的医护人员们就组织患者们一起合作妆点病房。大家在一起写福字、贴窗花,患者们被鼓励发挥自己的创意,用各种喜欢的字画美化自己住着的房间。热闹的氛围让整个病房年味十足。
病区主任武雅学介绍说:抑郁症的症状会让患者‘努力地脱离社会’,但所带来的‘孤独感’又会增加抑郁的体验。我们鼓励每个患者以自己的节奏,逐渐参与到这个小社会的共同运营中,这种温馨的氛围可以让患者放下心中的芥蒂,主动人际互动,提升归属感,降低孤独感,从而达到疗愈抑郁的效果。”
静观的核心在于培育对当下的觉知,以一种非评判的态度去感受和体验每一个瞬间。在康复过程中,注意力的调节尤为重要,但许多住院患者会对基础静观练习感到乏味和缺乏兴趣,这种“允许走神但又要将注意力带回来”的练习方法。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参与感,28病区在传统静观练习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系列体验式静观练习方法,让患者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静观的魅力。
静观八段锦练习:传统养生与现代疗愈的结合。在练习过程中,患者并不要求动作必须标准,而是学习将注意力放在身体的动作变化和呼吸上,通过缓慢而有节奏的动作,感受身体的每一个部位,体会动作带来的力量感和舒展。这种练习方式不仅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还能让患者在练习中逐渐学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减少内心的杂念和焦虑。
静观结绳治疗:在手工活动中寻找内心的平静。患者们在动手编织的过程中,逐渐学会将注意力集中在手上的动作上,感受绳子在手指间穿梭的感觉,也享受着每一个结的形成所带来的成功的愉悦。这种体验式练习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提高专注力,还能在手工活动中找到内心的平静。“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简单的结绳活动能带来这么大的变化。”一位患者感慨道。“无序的线绳如同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通过自己的操作,逐渐将其转化为有序的艺术,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提升心灵的控制力,培育心理弹性和韧性的过程”,武雅学主任介绍道。
艺术行为治疗中心,病房里游园逛庙会
艺术行为治疗中心以“灵蛇起舞 · ‘庙’不可言”为主题,热闹举办了一场医患齐参与的新春游园活动。活动巧妙地将蛇年元素与传统庙会的独特韵味相融合,精心布置出充满节日气息的活动场所,让每一位参与其中的住院患者都能全身心地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真切地感受到新年带来的喜悦与希望。
活动现场设置了桌上冰壶球、弹跳五子棋、幸运丢丢乐、看图猜成语、猜歌名、贴鼻子、夹球、乒乓球和台球等趣味游戏,参与游戏的患者们在治疗师的引领下,通过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活动,既增进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理解和由衷的认同,也让他们感受到了传统年味的喜悦、热闹和希望。
三科五病区,放飞纸飞机 携手共逐梦
五病区的病房里,住院患者们在护士的带领下折纸飞机、剪窗花、贴福字、挂灯笼,把祥和温馨的节日氛围悄悄拉满。他们匠心独运,设计、描绘、画草图、修改、剪裁,一气呵成,一双双巧手闪转腾挪,一副副剪刀上下翻飞,就连一向沉默寡言的患者老张也主动参与进来,和病友合作完成了手工“双龙戏珠”。
大家的作品把病房妆点的喜庆又温馨,护士还带着患者们在休闲康复小广场上开展了“放飞纸飞机携手共逐梦”游戏活动,鼓励患者在放飞纸飞机的过程中把康复的希望和对家人的思念表达出来。
营养部,情暖岁末 美食相伴
营养部用美味开启新春,用温暖迎接新年,以优惠的价格、用心的制作,为全院职工精心准备了一份特殊的年味礼物“馒头、豆包、精品狮子头、精品粉蒸肉、酱香肘子、五香酱仔鸡、酱香猪脚等”,厨师们加班制作的一万多个单品深受欢迎和好评,让春节假期在岗值守的回医人餐桌更加丰盛、温馨,也传递着职工之间的温暖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