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 北京回龙观医院库晓峰当选2024年“北京榜样·支援合作先锋”先锋人物
2024年“北京榜样·支援合作先锋”第一期榜单日前揭晓,20名先锋人物脱颖而出。
北京回龙观医院综合党总支书记、改革与绩效管理办公室主任库晓峰当选2024年“北京榜样·支援合作先锋”先锋人物。
进入首期榜单的先锋人物在援藏、援疆、援青、京蒙协作、南水北调对口协作等支援合作工作中表现突出,既有在前方一线的挂职干部、援派教师和医生、驻村工作队员等,又有后方社工、企业代表等。
2024年的先锋评审工作更加向基层一线倾斜。经过评审,最终从149名候选个人中评选出先锋人物20名。
“北京榜样·支援合作先锋”选树宣传活动旨在宣传推介全市支援合作工作先进典型,激发前方挂职干部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推动支援合作再上新台阶。
发挥多岗锻炼优势,以专业支撑业务,积极在挂职岗位有所建树
援藏前,历任北京回龙观医院财务处副处长、院办公室主任、改革与绩效管理办公室主任,是国家卫生健康系统经济管理领军人才,高级会计师,还担任过财务党支部、机关二党支部和综合党总支书记,有长期的财务工作背景和较丰富的行政管理、基层党建工作经验。
秉持党建引领思维,积极推动“跟进式宣传”主责主业
坚持“援藏工作做到哪里、宣传就跟进到哪里”的工作思路,积极做好支部宣传工作。平时加强与援藏医疗专家的工作交流,跟随专家进病房、看门诊,宣传报道北京专家的新技术、新项目。一年来,到临床一线采访20余次,先后在人民日报、新华网、中新社客户端,以及西藏日报、拉萨融媒、北京援藏公众号、拉萨市人民医院公众号等平台上发表和编辑新闻报道60余篇。还积极组织材料,配合北京援藏指挥部、北京电视台、西藏电视台开展“援藏30周年”系列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主题视频拍摄,宣扬援藏先进,激越“援藏精神”。
发挥协调经验优势,组织开展“贴近式义诊”送医送药
入藏之初,深知扎根基层、服务群众,通过下乡义诊和健康宣教,推动北京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是“医疗惠民”的重要途径。为此,广泛联系、积极协调对接寺院、部队、区县卫生机构、边防,先后组织医疗队16次前往拉萨市各县区,以及林芝市和日喀则市较偏远地区,向当地僧侣、民众、公安干警和驻藏官兵等提供医疗服务、普及健康知识义诊,惠及干部群众达1000余人次。同时利用义诊巡诊的机会,开展高原地方性疾病筛查,并充分利用北京组团式医疗援藏优势,积极开展大骨节病、白内障等高原性疾病筛查和救治工作,组织区域内医联体工作沟通,推动分级诊疗和上下转诊工作。
依托财经管理专长,管好用好“组团式援藏”专项资金
入藏后,梳理2015年以来北京市组团式援藏经费,摸清专项家底。组织科教、医务、医工、基建、总务等相关部门开展项目评估和可行性论证,填报预算绩效申报表,按要求申请专项经费。每月督促专项经费预算执行进度,定期向医院和拉萨市发改委、北京援藏指挥部报告专项任务开展情况,年终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开展项目绩效考评,做好“十四五”援藏项目中期评估报告。按要求接受和配合审计与纪检检查,账目清晰,使用合规,内控严格。还结合援藏实践和受援医院发展现状,开展调研工作,谋划“十五五”期间组援专项任务和经费需求。
践行科学管理方法,以创新开拓局面,努力使组援机制走深走实
经过近十年来的组团式医疗援藏,拉萨市人民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有了质的提升,硬件设施改善比较明显,“以院包科”落地见效,“强三甲”建设持续推进。但客观上还存在管理水平滞后于临床发展的情况。为此,在推动医院治理能力建设,使管理更加科学化和精细化上有所作为。
以闭环式管理驱动,使“师带徒”全链条落实多方面受益
“师带徒”是医疗援藏的重要工作机制之一,一年来,组织19名专家与34名学员签订带教协议,明确培养计划,每季度组织一次考核,年终组织年度考核,邀请人事、绩效、科教、临床等科室负责人担任评委,考核成绩与重要维度指标形成每名学员的成绩单,纳入评优评先、职称和职级晋升调整条件,切实做到了“学习有考核,结果有应用”,有效激励本地临床和管理骨干的学习积极性,也促进了援藏专家的带教热情和学员所在科室的人才队伍建设。今年上半年,1名学员成功申博,实现了受援医院攻读博士的零突破,3名学员首次发表SCI文章,多名学员主持或参与了院内和自治区科研课题,科室和医院的学习气氛越来越浓厚。自己带队本地3名干部开展组团式医疗援藏建设成效的相关课题研究,提升管理干部的科研能力。
以问题导向为牵引,使“以院包科”更贴近实际精准高效
按照“当地所需、北京所能”的要求,认真研究受援医院的医疗资源配置、病源病种结构,以及目前本地医生已经能够开展的技术能力,组织11名“以院包科”所在科室的援藏主任研讨和评估包科以来的工作成效,坚持质量优先和精准帮扶原则,不盲目追求数量规模,力争成熟一个实施一个。去年下半年,新增介入科以院包科,今年继续推进 “以院包科”的论证调研。通过“以院包科”的持续发力,目前受援医院的消化内科成功建设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10月份成功创建国家高级创伤救治中心,进一步推动医院“五大中心”含金量越来越高。目前受援医院大病诊疗病种增至439种,大病兜底能力显著提升。
以需求导向为目标,使“三交”和“柔性援藏”引智增才
人才是医院的第一资源,也正是受援医院关键性的需求。借助北京援藏的政策和资金支持,4月份组织14名受援医院干部人才前往北京市5家市属医院开展交往交流交融活动(“三交”),加强京拉互动,以“送出去”的方式开阔视野、学习提升。5月份组织开展第二届京拉医疗万里行学术周活动,以“请进来”的方式盛邀北京18家市属医院108名各专业领域的专家赴藏开展包括消化、呼吸、管理等内容的查房、培训、交流学习活动50余场次,教学培训2800余人次。援藏期间,还多次组织北京医疗专家短期援建肾内科、病理科等相对薄弱专科,协调北京积水潭医院、清华长庚医院专家赴拉萨开展手术治疗,增进了本地医生与短期援藏专家的学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