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风采丨检以求真 验以正德
2021-12-03
来源:医学检验中心
编者按:北京回龙观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因专科特点和保护精神障碍患者需要,医院未设立发热门诊。医护人员本应相对“安全”,但仍有这么一个地方,叫“北京回龙观医院医学检验中心”,有这么一群人叫“回医检验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们近距离直面病毒,无畏无惧,勇敢逆行,无怨付出,扛起了医院防控疫情的重担。今天我们来讲讲他们的故事。 抗击疫情 他们练就硬功夫 核酸检测工作是筛查新冠肺炎病毒的关键环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回龙观医院医学检验中心承担了本院患者和职工的核酸检测任务,经历了新冠核酸实验室从无到有,再到不断提高检测能力、缩短检测时间、完善检测细节的发展过程。 在检测过程中,检验中心的3名PCR检验人员,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N95口罩,分班交叉轮流上岗;实验室处于负压环境,在这种状态下,普通人不到半小时就会感觉到胸闷,而检验人员每一个班至少4个小时,忙碌的时候甚至7个小时都不能离开污染区;而在这期间,他们不仅不能吃喝、不能上厕所,还需要每时每刻都以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完成一批批标本的核对、加样、提取、扩增、结果判读等程序。 每一次开盖和处理样本几乎都是检验人员与新冠病毒的“零距离接触”,所以他们必须精神高度集中,操作要“快、准、稳”。在轰隆隆的生物安全柜内打开样本盖子时,需要动作轻缓,一不小心就可能形成气胶,污染生物安全柜,也可能让其他样本交叉感染;在加样提取的过程中有大量重复性拧管盖动作,持续几个小时下来,检验人员手指发抖胳膊发酸,拿筷子吃饭都困难,但因为直面病毒,因为要获取准确的检验结果,即使再不适也要咬牙坚持下来。 任务艰巨 他们舍小家顾大家 每一轮突发疫情期间,由于医院疫情防控措施升级,医学检验中心的筛查标本量都会激增,面对检测样本数量大、检测工作人员少的困难,随叫随到、加班加点、放弃休假已经成为大家的常态。 曾有一次检验中心张丽的家人需要从中高风险地区返京,而此时核酸检测实验室正处于承担医院全员核酸筛查任务的阶段,待检标本量大,为了避免因接触返京家属被隔离而影响工作,张丽毅然决定住在实验室,避免因隔离而造成的人员短缺;有段时间里,张秋珊因身体不适做了一个小手术,不久后她的父亲也做了心脏手术,同事们希望她能多休假照顾父亲,但她坚持照常工作,说自己休假就会给同事们增加负担;李晞和潘淑娟则是突发情况的“应急响应员”,只要有情况有需要,不管节假日或是半夜,她们都随叫随到,充分发挥了“召之即来,来之既战,战之必胜”的精神。在医院最需要的时候,他们永远冲在最前方。 新征程上 他们扛起新担当 核酸检测任务虽然繁重,但是医学检验中心的其他常规工作也没有松懈。医学检验中心目前共有职工19人,分为五个小组,除了分子生物学组外,还有生化组、门诊组、临检组和免疫微生物组,在分子生物学组3人专注于核酸检测的同时,其余的人齐心合力、并肩作战,圆满的承担了住院病人和门急诊患者的日常检验任务。 为进一步提升标本检测质量和效率,医学检验中心一方面努力缩短检验项目出具报告时间,将血药浓度检测出结果时间从7个工作日缩短至2小时,内分泌检测出结果时间从2个工作日缩短至1个工作日;另一方面,还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不断加强同临床科室的沟通和交流,持续更新检验检测项目,满足患者及临床诊疗的新需求,预计到2021年份,孕酮、特种蛋白、胱抑素等13个新检测项目将陆续上线。 2021年,医学检验中心团队申报了北京市医管中心“青年文明号”,依托这项评比活动,科室积极开展多个专题活动,在不断激发青年骨干开拓进取精神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科室的文化建设。科室每月举办一次的“青年大讲堂”活动,在促进科室成员互相交流学习的同时,也全面提升了医学检验中心团队的学科知识水平;组织科室青年职工开展中国共产党党史展览馆参观学习活动,在活动中重温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从中汲取前进的智慧与力量。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回医检验人”就像手握星火默默奋斗的无名战士,即使“不被看见”也依然初心不改,即使“站在背后”也依然光芒四射。他们坚持“严谨求实,及时精准”的使命,坚持做好“临床的眼睛”,为了患者的心身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医院疫情防控的坚实保障,他们坚定地一路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