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

8008101117(座机拨打)

01082951332(手机拨打)

新闻动态
医院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医院动态
北京回龙观医院党委书记杨甫德出席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2020-03-13 来源:迁移
        3月12日下午,北京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四十八次新闻发布会,北京回龙观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教授杨甫德出席发布会,就疫情期间应对心理问题、精神障碍患者如何安全就医等大家关切的问题做出介绍。
       杨甫德书记发言全文
       疫情发生以来,心理危机干预和疏导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精神专科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心理干预和疏导,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我向大家介绍如何应对疫情期间心理问题、精神障碍患者如何安全就医等大家关切的问题。
       一、疫情期间主要心理问题及应对
       受疫情影响,一些人心理会受到冲击,产生焦虑、恐慌、失眠等症状,如何缓解这种压力,让自己平稳度过疫期?大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应对。
       首先要了解疫情心理危机产生规律。经历非正常重大事件后,很多人可能会出现心理应激,通常经历4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警觉反应期:主要表现为震惊、恐慌、高度警觉、不知所措,或者头脑里一片空白。第二阶段是消极防御期:为了恢复心理上的平衡,控制不良情绪,个体会本能地启动自我保护机制,如否认、退缩、回避、抑郁、焦虑或者漠视危险的存在,或者控制悲伤的表达。第三阶段是现实适应期:危机事件一段时间以后,人们能够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并接受现实,寻求各种资源,努力设法解决当前的问题,焦虑情绪逐渐减轻,社会功能改善,自信心增加。第四阶段是恢复成长期:多数人经历了危机后变得更为理性,在心理和行为上变得较为成熟,开始通过一定的途径获得积极的应对技巧。
       其次要了解疫情心理危机主要表现。有的人在经历疫情危机的四个时期时,会在认知、情绪、行为、躯体等方面,出现过度的心理反应。认知方面,有的人因为担心传染病的问题,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总是关注疫情,对别的事情往往关注度不够。并且对身体的异常感觉会特别关注,会把身体的不舒服以及其他异常感受跟新冠肺炎联系起来,处在一种被传染威胁的感觉当中,认为随时随地可能会有被传染的风险。情绪方面,可能会出现紧张、担心、焦虑、恐慌。总是控制不住的会担心自己和家人会被感染。还有的人会觉得无助,觉得绝望,或者容易激怒,尤其是对亲近的人容易发脾气。行为方面,也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表现,最常见的就是回避。疫情期间长期不外出,在家整个生活是一种混乱的状态。少数人可能会出现吃药、酗酒等行为,想通过这些行为来缓解自己恐慌、焦虑所带来的情绪或行为问题。躯体方面,会出现一些不舒服的感觉。比如心慌、头痛、全身出汗,疲劳、精力不足、食欲不振等反应。
       第三,要做到积极应对疫情心理危机。面对疫情引起的过度心理反应,可以从积极调节情绪、避免过度关注、保持社会联系、规律生活作息、学会适当求助这5个方面应对。在积极调解情绪上,要认识到每个人在经历重大负性事件后都会有一些焦虑、担心等负性情绪。这些大多都是正常的反应,接纳并允许自己有这些情绪。有意识的稳定自己的状态,可以做一些深呼吸放松、音乐放松、冥想等训练。在避免过分关注上,适度的有节制的关注疫情信息,既不懈怠轻视,也不草木皆兵,这样有助于心态的稳定。在保持社会联系上,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和自己的亲人、朋友、同事保持联系,接受其他人的支持,而且还要帮助支持其他人,体验投入感,提升幸福感。在规律生活作息上,保持生活节奏的稳定,按时睡觉和起床,保证一日三餐,可适当阅读、运动,做一些自己感兴趣或者提升愉悦感的事情,要保证一天的时光是充实的。在学会适当求助上,当遇到心理困境时,可以找到自己信任的家人、朋友诉说,或者找到一个隐私的地方,大哭一场,让自己的情绪得以缓解。必要时可拨打心理援助热线或寻求心理医生帮助。如果需要帮助,我院热线和专家都可提供服务。
       二、多举措开展心理干预和疏导工作
       北京回龙观医院是精神专科医院,也是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还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心理援助热线项目办。在疫情期间,我院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多渠道为有需求的人群提供科学、精准、专业的心理援助服务。
       第一是提供心理援助热线服务。我院制定标准并指导全国各地热线机构工作,制定了《心理援助热线对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干预手册》,针对疫情有关心理问题及干预策略提供网络培训及督导。开通了疫期专线,增加坐席。由我院运行的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800-810-1117(座机拨打)、010-82951332(手机拨打),在24小时提供心理援助服务基础上,又增加了60%的坐席,同时增开疫情专线010-62712471,并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优化接听程序,最大程度提高接听能力;接线员对来电人员的心理困扰进行干预和疏导,让来电者深切体会到被共情、被理解、被关爱,有效缓解了来电者因疫情产生的焦虑、恐惧、失眠等情绪。
       第二是援助市定点医院。我院已组建了一支心理救援医疗队,赴佑安医院开展心理救援医疗工作,通过开展个别心理评估及干预、开展专题讲座等形式,为抗疫一线医务人员提供针对性强且行之有效的心理减压及放松方法,帮助调整心身状态,更好地投入患者救治工作。
       第三是援助政府热线。医院还设专人值守12320热线,为来电者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服务。
       第四是多媒体科普宣传。面对疫情期间公众急需获得心理援助知识和服务,我院30余名心理专家积极行动,为受到心理困扰的普通群众、一线医务人员、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孕产妇、儿童、隔离观察人员等不同人群,分别提供科学、有效、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便于自我操作的心理减压放松技术指导。疫情期间原创文章53篇,科普短视频及视频直播105个,主编或参编科普书籍3部。科普作品等多平台发布,传播广泛,效果良好。
       三、保障精神障碍患者安全就医
       在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和疏导工作同时,我院紧抓疫情防控,为患者安全就医提供保障。目前门诊、住院业务均正常开展。
       为防范住院精神障碍患者院内感染,我院建立了急性期隔离病房。细化隔离病房住院标准,不仅使急性期精神障碍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又起到了前置隔离、集中观察等防控作用。
       暂停了面对面病房内探视。防控初期我院第一时间启用电话、视频等远程探视形式。强化病房24小时门禁管理,患者住院期间不得离开病房,确需陪护的只安排1名固定陪护人员,并做好陪护人员个人信息登记和有效防护。对住院患者和陪护人员严格实行每日体温检测和报告制度。
       工作人员分区域固定管理。门诊固定出诊医师,病房医师不再出门诊,要求门诊、病房、科室之间工作人员不得串岗或交叉流动,避免交叉感染。住院、门诊分时开展特殊治疗,保障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加强第三方人员封闭管理。对医院保安、保洁、配膳、护工等实行院内全封闭管理,由医院提供免费食宿及生活用品,确保不与外部人员接触。同时,按照“四方责任”要求,与相关服务企业签订责任书,建立联防联控机制。
       同时我们加强对社区精神障碍患者服务。对稳定期精神障碍患者,经过精神科医师评估后,延长取药时间。建立三级医院和区县精神专科机构的联防联控机制,发挥我院技术指导作用,社区防治机构下沉基层,加强社区在档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开展送药上门,社区医生主动电话、视频随访,督促患者按时服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风险,减少再住院率;发现有波动或复发趋势及时转诊至三级医院就医。
       在此,我提示市民朋友,春季是精神障碍患者病情容易波动的时期,通常病情波动或复发有以下先兆:如睡眠不好、饮食不规律、生活懒散、发呆发愣、烦躁易怒、说话离谱、情绪低落长时间不能改善等,应引起重视。

       发布会现场,杨甫德书记就记者关于“复工人员如何做好心理调适”的提问进行解答。
       记者提问:目前还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期,广大返岗复工人员如何做好心里应对,调整好状态投入到工作当中。
       杨甫德书记回答:疫情时期的复工返岗会给工作人员带来一些心理困扰和压力。比如:因为离开居家隔离环境,面临通勤、聚集等问题可能产生安全感不足带来的紧张焦虑;由于长期居家后返岗难以快速投入工作,可能会有自控感不强带来的烦躁不安;因为受疫情影响工作模式发生变化,稳定感不够可能会带来恐慌情绪;此外,工作中交流沟通方式变得有距离,可能会出现支持感不强带来的关系紧张等问题。
       针对这些困扰,我建议大家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自我调适:
       关注官方权威媒体信息。要每天适度关注主流媒体发布的疫情,以确定、可靠的信息为出发点,调整认知,理性看待疫情;
       科学防护重建工作安全感。要重视通勤和工作中的个人防护,严格遵守工作场所的防控要求,主动如实报告健康情况;
       积极适应新的工作模式。要学会时间管理,将较长的工作时间分解为几个“小的时间单元”,明确时间单元内的工作任务量;一个时间单元的工作结束后,适当放松;然后循序渐进地拉长“时间单元”,逐步适应工作场所的紧张节奏,提高自我控制感。
       善用沟通,增强支持感。戴着口罩工作和交流时,要善用非言语沟通,注意语气、语调和身体姿态,准确传递自己的情感和态度。一方面,对自己的情绪有所觉察,不要迁怒于人;另一方面,对同事行为背后的情绪感受有所觉察,多一份宽容。当对方感受到我们的理解与支持时,也会改变他们的态度,促成积极的沟通,形成能够良性循环的人际关系模式。
       同时,企业或单位管理人员,要落实防控要求,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工作,合理安排工作及休息时间,避免人员拥挤,保证环境清洁,注意员工的情绪波动。给员工创造一个安全、稳定、和谐、有序的工作环境和人文氛围,确保员工逐步适应工作节奏、工作强度及职场变化。


地址:北京昌平回龙观  邮编:100096

电话总机:(010)83024000 传真:(010)62716285

邮箱:admin@bhlgh.com

北京回龙观医院版权所有(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京ICP备12029318号  京卫计网审(2015)04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3090号  技术支持:博智通科技

×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请提意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