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在中宣部“党建网”刊登一则报道《热线心理咨询师:漫漫长夜 用我的真诚打开你的心结(零点行动9)》。通过现场采访报道了我院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认为这条这线既是一条生命线,又是一条高压线,还是一条责任线,赞扬了在这条热线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的接线员,同时也高度评价了这条热线为社会百姓所做出的特殊贡献。这次“零点行动”是中宣部《党建》杂志社进行的一次社会集中调查行动。在统一时间——午夜12点,10余路记者同时探班医院、消防、公交、空管、铁路、航天、市政、环卫、商场,以及公安局系统、PM2.5监测点、小区保安等各行各业,同时集中报道午夜零点各种岗位上还在坚持为百姓服务的劳动者,宣传他们默默无闻、平凡而伟大的社会奉献精神。我院“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被中宣部《党建》杂志社“零点行动”记者组列入第九组考察名单,该刊记者范绍峰8月22日晚23:00至23日凌晨1:00现场采访了我院心理援助热线值班接线员,并在《党建》杂志上和“党建网”上进行了署名报道。
热线心理咨询师:漫漫长夜 用我的真诚打开你的心结(零点行动9)
8月22日,深夜,23点59分,电话突然又响起,刚接完电话的韦晓艳赶忙喝了口水,深吸一口气,带上耳机,接通电话,“喂,您好……”
不到1平米的接线间,台灯下放着一本《情感依附》,风扇在轻轻地转动,钟表指针悄悄地踱步。一张励志贴粘在电脑屏正上方,“积极”两个字格外显眼……
韦晓艳,女,30岁,河北人,从事这项工作已满5年,此刻她一边轻声地回复着来电,一边迅速在稿纸上写下几个词:北京、男士、公务员、工程建设工作、压力大、急难险重任务多……另外两位接线员韩桂芳、任倩也正紧张地忙着接线。她们从下午4点开始,要值守到次日早上8点。她们身着统一的紫色体恤,背面印着: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8008101117。
今晚的心理咨询督导老师王翠玲轻轻介绍说,刚刚来电的是一位中度抑郁者,先前来过电话。
这是一条生命线。这条服务热线是目前在民政部注册的26家公益热线之一,由3位主任督导、6位督导、20位接线员组成。她们的工作就是接听一个个需要提供心理帮助的电话。倾听、宽慰、建议,是她们工作的全部。自2002年热线开通,怀着敬畏生命,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她们用心为来电者点燃希望,用爱呵护一颗颗正在苦苦挣扎的心,4000多个日夜,19万余人次来电,7000多条生命被挽救,包括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地的华侨都曾致电求助。
这也是一条高压线。王督导给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实例:接线员娜娜某晚接到一位失恋小伙来电,对方说自己身在20层楼的高处,随时准备轻生,并告诉娜娜“我只给你三句话的机会”。“就只有三句么?”“这已经是一句了”……这是娜娜接的第一个高危人群者来电,她异常紧张。三句话后,对方挂断了电话。惊魂未定的娜娜通过服务器记录,在督导协助下,迅速回电过去,好在对方接听了。几经努力,危机终于被暂时化解。愧疚无奈、心绪烦乱、易做噩梦……这些沉重的精神压力常常让她们难于呼吸。
这更是一条责任线。打电话过来,是一份信任、求援,接通一个电话,是传递真诚、情感。一条热线连通着两颗心灵,也连接着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当得知前两天来电者结束通话时还心绪稳定,可电话随访时已逝去,所有接触过的接线员都泪流满面。她们相拥而泣,内疚、自责、懊悔,反思自己哪些还没做好,哪些话该如何说……可热线还有那么多人在等待,等待她们的挽救、她们的开导。
热线这头是接线员,那端连着充满期待的心灵、等待援手的生命。彼此未曾谋面,但心灵相通。结束采访后,记者脑海里反复记起王督导办公桌上写有“大医至爱”的相框,它似乎还在诉说着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