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时间:2012年7月28日 14:30 星期六 地点:The bus to Premier Inn 天气:晴
段大侠正趋车稳稳地行使在英国的街道上,参加完一天的男子公路自行车赛志愿服务后,大家在车上兴高采烈的交换着各自的心得和体会。但此时我的心情并不轻松,因为我们的一辉姐病得更厉害了!
“一辉姐”叫刘辉,曾经是UN的志愿者,也是我08年汶川抗震救灾时的生死之交,在那时便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之所以叫她一辉姐是因为她的敬业与坚强,如同青铜圣斗士中不死鸟一辉一样,凡事集体在先,不达目的不罢休!在从北京出发前,她就患了感冒,到了伦敦后没来得及倒时差就同大家一起投入志愿服务,加之这几天伦敦昼夜温差大感冒越发严重,在车里不住地咳嗽,但还跟我们商量着后续志愿服务的内容。大家都是看在眼里、听在耳中、痛在心头……,尤其是我这名医生更是心中不是滋味!
在我们的劝说下,她终于勉强答应躺在座位上稍微休息一下,伴着她间断的咳嗽声,我打算把今天的志愿服务经历记录下来。
今天已经是到伦敦的第四天了,任务是参加男子公路自行车赛的志愿服务。这几天虽然紧张忙碌,但始终没有机会发挥医疗专业特长,心里免不了有些空空的。志愿服务的间歇,大家按照安排来到赛段附近的一块草坪休息,没想这里竟然有块大LED屏在同步直播奥运赛事,已经聚集了很多市民在观看。突然,队里的“微博姐”,就是抓拍到晨曦哥与火炬手合影的那位,高喊我和晨曦哥,我俩赶快跑上前去,看着她眼神中的紧张,有一种母亲担心孩子的焦虑,我立刻明白了一定是有小孩子出事了。果然,一个大约4岁的小男孩在草坪上玩耍时摔伤了,现在正委屈在妈妈的怀里,小手不时摸着已经隆起的左侧眉骨,小声地呻吟着……
——“孩子是怎么摔伤的?”
“玩滑板时不小心跌倒了!”
——“摔伤距离现在多久了?”
“大约十分钟了!”
——“孩子身上还有什么其他不舒服的吗?”
“嗯……好像没有了……”
……
简单的问讯后,看着小孩子高高隆起红肿的眉骨,最担心的情况是否会有骨折?!再想进一步检查时,医生的理智和职业经验告诉我,受于中国与英国不同的法律规定,我和晨曦哥是不能随意给孩子进行深入诊疗的,当务之急是寻求当地的医疗急救,建议孩子先用冰块冷敷,其次是发挥心理支持的专业特长,帮助孩子分散注意力,协助家长哄孩子听话不要用手再刺激患处……通过上述处理,孩子很快平静下来了,家长和我们的“微博姐”也松了一口气!不久,当地的急救医生赶到,进行了检查,还好孩子的眉骨没有骨折,身上也没有其他伤,建议孩子继续冰块冷敷,并即刻回家休息!
简单的处理后,我跟晨曦哥与赶来的两位英国同行攀谈了起来!原来他们是伦敦一家私人急救公司的,平时主要就是受雇于这种大型活动的驻会医疗急救保障。他们都是专业的医疗救护人员,但今天的身份并不是志愿者,不过也不会向刚才帮助过的孩子家长收取费用,因为举办活动的组委会会支付他们的费用。像这样的急救公司在英国有很多家,很好的补充了奥运会期间医院院前急救相对不足的情况,为各项赛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听过两位异国他乡同仁的介绍,我和晨曦哥都不无感慨。在我们国家这种类型的应急救援服务或非紧急医疗救助服务还是需求量很大的,比如年老行动不方便的人群和残疾人到医院就诊接送的情况等。其实,这些问题在北京的“一刻钟生活圈”理念中已经得到关注,但始终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透过异国的经验,我想结合志愿在服务的载体,在将来也许会是这项工作的一个突破口吧!也许到那时这也将成为这次伦敦奥运志愿服务又一个意外的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