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0日是第二十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承担共同责任 促进精神健康”。卫生部疾控局局长于竞进、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毛羽、全国人大法工委行政法室主任张世诚、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巡视员姚显会、原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梁平、卫生部疾控局精神卫生处处长严俊、北京市残联副理事长唐海蛟、北京市公安局治安总队副支队长王文柱以及卫生、残联、民政、公安等各系统的30余位领导和专家来到北京回龙观医院参加精神卫生日的大型宣传活动。为了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心理健康问题,多部门协作,共商对策,共担责任,共同创造关爱环境,共同构筑社会心理支持系统和心理卫生服务网络,从每个人做起,全面实现对患者的救治与救助、康复与服务。由北京市卫生局和北京市残联主办,北京回龙观医院承办的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北京市“第二届精神康复者职业技能大赛”在北京回龙观医院成功举办。
这次参赛的8个精神卫生机构的32名康复者,是从全市23个精神卫生机构92名参赛选手中通过初赛选拔出来的,他们参加了四个单项即:软陶创作、计算机文字处理、缝扣子,立体手工拼装和一个集体厨艺类制作月饼比赛项目。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约1600万人,并且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由于精神卫生知识缺乏,公众对精神疾病的知晓率、识别率、求治率偏低,造成精神疾病的复发率、再住院率、致残率增高,精神障碍患者很难重返社会、独立生活,导致人们对精神障碍患者缺乏应有的理解和同情。科学系统有效的治疗能够预防精神疾病的复发;科学有效地精神康复训练能够降低精神疾病的致残率,使更多的患者战胜疾病、重塑自我。
近20年来,北京回龙观医院加快了精神疾病康复治疗技术的研发,许多患者在治疗师的精心设计和科学训练下逐渐掌握了精神康复的技能和技巧,从艺术治疗到职业康复;从院内康复走向院外社区康复,使患者树立了康复的信念,让患者增加重返社会的机会。
此次精神康复者职业技能大赛的比赛项目,是在首届大赛项目的基础上经过论证、精心设计推出的,对于帮助精神障碍患者重返社会、独立生活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熟练掌握、操作这些技能将为精神障碍患者战胜疾病、回归社会树立极大的信心。这次比赛的意义不仅仅是提高参赛选手的社会功能,也将会对更多的精神疾病患者起到激励作用,让他们了解到精神疾病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就能做到“自立、自强、自信”。
2010年首届精神康复者职业技能大赛的成功举办,在引起社会关注和强烈反响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对精神疾病康复技术的探索、研究和应用。相信通过开展第二届精神康复者职业技能大赛,既能让公众进一步了解精神卫生知识,理解精神病人,消除社会偏见、歧视、为精神病人的康复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还能向患者、家属传递精神康复知识、理念,让患者掌握精神康复的新技术、新疗法,帮助精神障碍患者选择适合自己的康复治疗和训练,从而顺利回归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