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

8008101117(座机拨打)

01082951332(手机拨打)

党群工作
工会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群工作 >> 工会工作 >> 工会动态
北京回龙观医院中国梦.知识女性征文活动——精神科女医护人员的中国梦
2013-10-17 来源:未知

回龙观医院机关分会    陈艳卿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地阐述了“中国梦”,站在历史的高度,将百年来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目标叙述的如此通俗易懂,是最大众化的、关系到每一个中国人衣食住行的具体的行动指南。
        幸福的首要条件在于健康,在习总书记的讲话中,“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也即“健康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健康梦的丰富内涵中,医护人员是实现健康梦的主体力量,当我们为祖国的日益腾飞而感到扬眉吐气的时候,每个人心中的小小梦想便可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动力,助推“健康梦”,从而实现“中国梦”。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社会矛盾日益增多,竞争压力逐渐加大,各种精神疾病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在人们为自己的躯体健康奔走求医的时候,日益增多的心理健康问题、精神病人暴力行为案件越来越多地走进大众的视线。近年发表在《柳叶刀》杂志的一篇文章提示,在我国患者各类精神障碍的人将近17%,这个数字是极其庞大的。因此如何为大众提供优质的精神心理服务,如何加快精神科医学领域的研究发展和人才建设逐渐成为改善精神科疾病现状的当务之急。那么作为精神科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女医护人员,在社会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这个大背景下,在医患矛盾突出、医学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大众对自身健康日益关注的今天,如何在协调自己的角色冲突、如何实现价值和梦想、如何尽自己的力量助推“健康梦”是每一位新时代知识女性应该关注的问题,笔者就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角色扮演及冲突协调
        精神科女医护人员和所有知识女性一样,是中国当代妇女中素质较高、社会地位较高的群体,从事精神科的医疗、教学和科研以及为大众的心理健康服务,希望自己所掌握的技能在实践中得以运用和发挥,体现自己的价值。但同时作为女性,又承担着抚养、教育孩子、照顾老人的重任,还有沉重的家务大多数情况下也需要女性来完成。来自于理想与现实、家庭与社会、精神科与其他学科发展不平衡等诸多方面的矛盾,需要用心协调。
        1、正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用知识武装头脑,勇于接受挑战
        现代知识女性追求自身的完美和事业的成功,对未来的美好向往是她们前进的动力,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精神科女医护人员同样经过了小学、中学、大学的寒窗苦读,她们多数以很高的高考分数选择了自己钟爱的医学院校,盼望着成为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成为病人和家属尊敬和崇拜的医生,为社会和同行所接纳。但事实上,大学毕业后进入医院,即便是很快就拿到执业医师资格,也还是需要经过5年住院医师的培训,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医师。之后,就是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主任医师的逐级晋升的竞争过程。很多人感到迷茫,不免心生抱怨。那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从一点一滴做起,把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临床工作中,再从临床中总结经验,丰富理论知识。工作中注意向上级医师虚心请教,勇于承担重任,接受挑战。
        2、协调家庭与社会的矛盾,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履行社会职能的基础
        作为新时代的知识女性,精神科女性医护人员同时为两种不同性质、不同结构的群体服务,同时承担着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她们在单位从事治疗和护理精神障碍患者这一特殊群体的繁重任务,从体力到脑力都有着其他行业不可比拟的压力;在家庭,同样需要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教育孩子、抚养老人。因工作忙而无暇顾及家庭往往会导致夫妻感情危机和子女教育问题,而太过投入家庭生活则会使工作业绩平平丧失成就感。因此,精神科女医护人员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宽容和平和的心态善待周围的一切,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为自己的事业发展创造坚强的后盾。
        3、相对于其他医学科目,精神科发展相对落后,从业人员收入低,且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会偏见。
        因精神疾病本身的特殊性,至今其发病原因及机理仍没有完全清楚,患者治疗周期长,几乎需要终身用药,家庭及社会负担重,医护人员工作量大、社会地位低、缺乏成就感,且受意外伤害的几率大,因此人才流失严重。以北京市来讲,精神疾病科医护人员和病床数在全国比例最高,医生也只有不到1000名,护士不到2000名。那么,面对偏见、收入待遇低以及学科发展的滞后,不免会有挫败感。在这种情况下,要加强精神科医护人员的岗前培训,使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坚信精神科医生同样可以获得社会的认可,成为专家;广泛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宣传,让社会更多地理解精神科医生的工作,使精神科医生更加热爱自己的事业。
        二、精神科医护人员的工作现状
        由于公众对精神卫生知识的了解不多,对精神疾病的知晓率、识别率、求治率偏低,精神疾病的复发率、再住院率、致残率逐年增高,精神障碍患者很难重返社会、独立生活,社会普遍对精神病患者及精神科医生存在偏见。精神障碍患者因其疾病的特殊性,患者的住院周期往往很长,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有的患者甚至终身住在精神病院。鉴于这种情况,精神科医护人员工作特点具体如下:
        1、医生是综合治疗者    (1)专科治疗:目前还没有针对精神疾病的特异的检查手段,医生需要根据患者及家属的述说,仔细辨别其中的症状,给出正确的诊疗计划;(2)全科治疗:其他任何专科的医生在诊治患者时,都是针对某一专科做出诊断和给予治疗即可,但精神科医生除了做出精神科的诊断之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查体,对其他系统和器官的疾病做出诊断,给予合适的处理。比如,精神病患者在住院过程中与其他患者发生冲突导致外伤,主管医生就要为其进行清创缝合、换药等处理;再如,患者在住院过程中不免合并各种各样的躯体疾病,主管医生需要掌握多学科的知识,对这些躯体疾病进行识别和处理。(3)心理治疗: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不光靠药物,医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心理治疗技术,给予患者心理治疗促进康复,减少复发;而医生往往成为患者心理垃圾的收集器,必须及时疏导,以免受负性情绪的影响。(4)日常生活的监管者:对住院时间较长的患者,从患者的饮食起居、日常行为、会客探视等活动均需要进行监管,以免影响患者的康复或对院外其他人造成不良影响。
        2、护士是综合看护者    精神疾病患者很多是因有冲动、暴力行为,家人无法护理才送入院。(1)治疗:护士要严密看护新入院的患者不伤害他人且不自伤,劝说其服药、进食,在护理过程中常有被病人打伤的情况;(2)生活护理:患者生活懒散,护士需协助其穿衣、洗漱、如厕,帮助长期住院的患者购买日常用品,组织患者参加集体活动等;(3)心理护理:护士同样需要掌握心理治疗技术,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进行心理护理;(4)康复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比如日常行为训练、体育锻炼等;(5)临时监护:保护患者的正当权益不受侵犯,同时避免患者的病态的文字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三、做勤、德、优、和、廉的精神科知识女性,实现自我价值,放飞梦想
        精神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及工作强度是可想而知的,而女性医护人员在除在工作岗位上努力拼搏、丝毫不能懈怠之外,还需担负照顾家庭的重任,双重责任常常使她们感到身心疲惫,缺乏价值认同感。在今日召开的中国卫生论坛上,原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健康寓于万策》演讲中指出,影响居民健康最重要因素是复杂的社会因素和社会政策,必须采取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策略加以改善。那么对于公众的精神心理健康来讲也应如此。目前政府已经出台政策,不断地改进精神科工作人员的从业环境,提高待遇,加强宣传,提高民众对精神疾病的认知程度。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就是从法律的高度保精神障碍患者不因贫困而得不到救治,确保有肇事肇祸危险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不因疏于管理而伤害自身或者危害他人,确保无须住院治疗的公民不因制度、程序缺失而被强制收治。明确了社会各界对精神障碍患者的诊治和康复所负有的责任。
        让更多人享有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的“健康梦”需要中国千千万万的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脚踏实地,以个人小小梦想的实现助推宏大健康梦乃至中国梦的实现。结合实际,笔者认为精神科女医生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放飞梦想、实现自我价值。
        1、勤。勤能补拙,自古以来就有诸如闻鸡起舞、凿壁偷光等因勤奋而成功的典故,当然,现在我们的条件要好得多,不必凿壁偷光了。勤具体应在以下方面:理论学习要勤,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要使自己的知识跟上学科前沿,就必须勤阅读,勤查文献,了解学科的最新动态,掌握并运用这些知识;掌握病情要勤,接诊患者询问病史要勤,涉及到病情的方方面面都要仔细地询问到底,不能马虎更不能随意编造,诊治过程中观察要仔细,不放过一丝一毫的变化,认真地记录到病历中;临床查房要勤,不光早晨要查房,晚上下班前一定要再次查房,期间发生任何问题都要亲自诊查病人,杜绝隐患,尤其是要仔细观察患者情绪的变化,及时疏导,避免患者采取极端行为;发现问题要勤问,任何人都有自己不熟悉的知识,发现问题一定及时向上级医生请教,发现上级医生可能的错误要及时沟通;与家属沟通要勤,诊疗方案的变化要及时和家属沟通,避免因为费用等家属不接受的问题而产生纠纷,患者病情的变化要及时告知家属,避免患者病重而家属无思想准备。
        2、德。中国有两个职业后面加“德”,一个是师德,一个是医德,一个拯救灵魂、一个拯救肉体,这也是千百年来老百姓赋予这两个职业的最高赞誉和期望。人的一生,生老病死无一例外地与医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病家求医,寄以生死”,崇高的职业道德是行医的准则,不分贫富贵贱,所有的患者都应一视同仁,尽自己的所学去救治。崇高的医德还体现在与其他医护人员的相互关系,依靠各方面的团结协作,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使整个工作有机统一地、有节奏地、有成效地进行。现代医疗卫生事业已然成为社会性的事业,医务人员同时还要顾及整个社会的利益,对社会和群体负有道德责任。
        3、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健康的需求给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断学习、赶超世界先进医疗技术水平,不断创新诊疗技术,为大众的精神和躯体健康保驾护航。过去人们不太注意精神和心理健康,也羞于就诊。如今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大,人们对精神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是精神科的发展机遇当然也是挑战,学科如何发展、向哪个方向发展是每一个精神科人应当思考的问题。现在,在各种大的灾难发生时,现场也会看到精神科医护人员的身影,他们对及时疏导群众的情绪、使群众树立战胜灾难的信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大医治未病,如何防病于未然,这是全社会应当考虑的问题。作为掌握学科知识的医护人员,不光要会看病,还应加入到宣传的行列,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指导大众如何预防疾病是至关重要的。协和女超人于莺辞职后,曾表示要做这样的公益事业,这是难能可贵的,有像这样的学识渊博、影响力大的专业人士宣传健康科普知识,那么相信不久的将来,医院的患者会越来越少。
        4、和。即和谐。君子和而不同。和谐的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医患关系、家庭关系是幸福工作的基础。女医护人员要克服性别上的弱点,宽容大度,对同事理解为上,服从上级指示,虚心听取下级医师的建议。注意与患者沟通的方式方法,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诚相待,同样会获得家属及患者的尊重。女医护人员在家是女儿、母亲和妻子,繁重的家务及教育子女、照顾老人的责任容易使自己感到筋疲力尽。要学会妥善处理这些关系,有条件的可以请人帮助做家务,以便腾出时间来与孩子相处,不要把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到家里。
        5、廉。廉洁行医。这是个亘古不变的话题。诚然,医务人员的收入和其付出不成比例,当自己的衣食住行与周围的人出现了很大差异时,不免要动些心思。但一定要记清楚,自己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红包、回扣、贿赂这些东西与职业道德相违背,会给自己的职业生涯抹黑,要经得住诱惑,管得住双手。当然,当一个优秀的医护人员真正享有他(她)作为一个知识女性——一个中高端阶层人士应当享有的一切待遇和收入的话,他(她)一定会廉洁、会自律。但这是政府的事情,是全社会的事情。作为个人,只能自律,否则后悔晚矣。
        伟大的梦想,源于现实的土壤,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很多坎坷。现今的医患关系依然很尖锐,医护的收入还很低,精神病患者及家属依然有病耻感,羞于看病、被很多人不齿。但同样应当看到,精神卫生法已经实施,精神科医生已经活跃在各种大的救援战场,全国性的精神病社区康复网络即将建成。这些变化,是机遇也是挑战,作为新时代的知识女性,每一个精神科医护人员应牢牢抓住机会,站在学科发展的最前沿,构筑“精神卫生梦”,为“健康梦”添砖加瓦,凝聚正能量,共同实现中国梦!

地址:北京昌平回龙观  邮编:100096

电话总机:(010)83024000 传真:(010)62716285

邮箱:bjhlgyy@163.com

北京回龙观医院版权所有(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京ICP备12029318号  京卫计网审(2015)04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3090号  技术支持:博智通科技

×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请提意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