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那片南泥湾——学生党支部 黄文倩
2013年3月20日,我有幸参加了我院组织的《南泥湾》观影活动。今天,我更加荣幸之至的站在这个讲台上,来分享我的一些小小的观感。
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初,八路军三五九旅在缺衣少粮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怀着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创造出生命奇迹的真实而悲壮的故事。
以往我们的革命历史片中,强调更多的是“奋斗”,而对“艰苦”的提示往往简单化,可能是怕带来负面消极影响。以苦为乐的所谓革命乐观主义,突出了苦难增加革命的成本含意,却忽略了人性、人的本能伤痛与精神蜕变。影片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角度,以一名女战士的日记和心路历程描述为线索,叙述了抗战时期南泥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英雄故事。没有去过度渲染大生产运动如火如荼的场面,而是通过一个连队的垦荒踏勘,与饥饿、狼群、缺水的斗争,战士们真实丰富的内心世界刻画和置于整个陕甘宁边区大背景的定位,揭示大生产运动的前因和本质,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思考的空间。
看完电影《南泥湾》,进一步理解了包括南泥湾精神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追求和精神是不朽的,会理解超越和奋斗永远是必然而智慧的选择。看完影片,觉得似乎理解了南泥湾,这是个与天斗、与地斗、在奋斗中超越自身的南泥湾。这种超越形成了一种精神,而精神又见于细节,融入人性,所以是真切的、感人的,可以流传的。
现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进步的新时代,必然不会遇到革命前辈开拓南泥湾那片土地时所经历的种种磨难,祖国虽然也不再需要我们流血甚至牺牲,但是仍然需要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其实,从医本是一条艰辛路,选择精神科这个行业注定选择了清苦,远离了浮华。身为热血澎湃的年轻人,当看到昔日的同窗今日可能已处于层层光环之下时,我们或许会心有所憾,然而回想起当初选择这条道路时的毅然决然,那份执着的信念便再次鼓舞人心。因为年轻,我们不怕苦,不怕累,我们敢于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去尝试发挥自己的价值。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们的梦或许没有那么大,但是梦想无大小,实干最可贵。作为一名青年党员,作为一名年轻的住院医生,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没有理由不进取。我们勇于并愿意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同志不怕吃苦的精神,提高自身素质,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磨炼自己,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积极向身边每一位老师学习,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我们知道,这不是一个梦,而是下一个“南泥湾”。
“花篮的花儿香,让我来唱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这首传唱了半个多世纪的《南泥湾》,让黄土高原上的这块土地名扬大江南北,也让人们永远记住了“自己动手,艰苦奋斗,丰衣足食”的南泥湾精神。